【彩票平台代理怎么赚钱】观察|透视“超级选举年”的浮光掠影

频道:新闻资讯 日期: 浏览:101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关健斌   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以前所未有的广度、速度、烈度、深度演进。在变乱交织、战和交错、新旧交替、竞合交集的十字路口,各国政府何去何从,各国民众如何选择,并不是一道很容易回答的问题。各国总统或议会选举,作为每个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个重要事件和一项重要选择,其“风向标”意义值得格外关注和耐心解读。   回望今年已经过去的10个月,大家会发现,今年“超级大选年”的70多场选举中,已有近60场选举落幕。透过这些选举台前幕后的浮光掠影,既能看到传统大党的孤灯清影,也能看到政治暴力的刀光剑影;既能察觉小国选举中的大国诡异身影,也能品味大国选举中的民众梦幻泡影。影影绰绰之中,政客的豪赌、百姓的无奈、资本的任性、地缘的较量等因素纠缠发力、叠加发酵,让人唏嘘不已。   老政党“马失前蹄” 新政党“春风得意”   盘点今年各国选举结果,一些“资深总统”成功连任。比如,自2003年起连续执政的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在2月的提前总统大选中,以92.12%的得票率开启第五个总统任期。又比如,自2000年起一直掌舵俄罗斯的普京,在3月的俄总统选举中以87.28%的得票率,顺利开启第五个总统任期。再比如,自2013年以来一直执政的马杜罗,在7月的委内瑞拉总统选举中以51.2%的得票率连任。还比如,阿尔及利亚总统特本在9月的总统选举中,以84.3%的得票率获胜连任。   不过,也有不少传统执政党或执政联盟在今年的选举中黯然失色、失势、失利,风光不再。据不完全统计,在已收官的重要选举中,约半数选举结果打破了“政权原状”。   在6月印度议会下院选举前,莫迪信心满满、信誓旦旦宣称,其挂帅的印度人民党将赢得400个席位的绝对多数。但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印度人民党仅获240席,丧失了自2014年大选以来一直保持的单一多数党地位,不得不依赖多个中小盟党的支持来组阁,被戏称“虽胜犹败”。因为,在2014年莫迪首次执政的大选中,印度人民党赢得282个席位,直接超半数;2019年,莫迪的第二个任期大选中,印度人民党更是一举拿下303个席位,牢牢掌控议会下院。面对“莫迪光环”褪色和“莫迪效应”衰减,莫迪在第三任期执政时很难再如以往那般随心所欲、无所顾忌了。   无独有偶,6月的南非议会下院选举中,执政党“非国大”在国民议会400个议席中赢得159席,议席未能过半,其40.18%的得票率,较上届选举中57.5%的得票率“大幅缩水”。这是“非国大”自南非1994年结束种族隔离制度后执政30年来议席数首次跌破半数,该党只能与其他政党组建联合政府,以确保非国大主席马福萨连任总统。而这次被称为南非“30年来竞争最激烈的选举”,无疑成为该国政治格局的“分水岭”。   在拉美2021-2024年“超级选举周期”中,与传统政党衰败伴生的是,一批新型政党迅速崛起。在今年6月的墨西哥选举中,曾连续执政71年的革命制度党、曾连续执政12年的国家行动党和民主革命党共同推举的总统候选人仅获28%的得票率。而2014年才组建的墨西哥国家复兴运动党,继2018年执政并成为议会第一大党后,在此次大选中继续执政。同时,组建于2017年的萨尔瓦多“新思想”党,继2019年取得执政地位后,在今年2月的大选中继续执政,且赢得议会多数席位。组建于2021年的巴拿马实现目标党,在2024年5月的选举中也实现执政。   传统政党差强人意和新型政党异军突起的深层原因是,一些传统政党在长期执政过程中未能有效解决国家安全和发展难题,其执政合法性基础不断流失,使其渐失公众信任。而新型政党的理念与传统政党不同,对选民更具新鲜感和吸引力,容易赢得对传统政党、政治家反感的民众同情和支持,从而获得新的政治机会。   政治极化愈演愈烈 政治暴力此起彼伏   过去的10月中,一些国家选举的激烈程度不仅有唇枪舌战,还有刀光剑影,甚至是枪声血影。   2月8日,巴基斯坦举行国民议会选举和地方议会选举。在竞选期间,独立候选人被枪杀、国民议会前议员车队遭武装袭击、政党选举办公室遭袭击等极端事件一直未断。据巴军方统计,此次选举投票期间,巴基斯坦不同地区发生了51起旨在破坏选举的恐袭事件,累计造成包括10名安全部队和执法机构人员在内的12人死亡,39人受伤。   值得关注的是,从韩国最大在野党党首李在明1月2日遇袭,到欧洲议会选举前斯洛伐克总理菲佐5月15日“遇刺”,再到丹麦首相弗雷泽里克森6月7日被打;从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波黑总统多迪克、匈牙利总理欧尔班、波兰总理图斯克纷纷遭刺杀威胁,到特朗普在竞选集会上遭枪击,接二连三的政治暴力事件已成“超级大选年”中常态化的“新戏码”。   6月2日,墨西哥举行总统大选,执政党国家复兴运动党候选人克劳迪娅以绝对优势赢得大选,成为墨西哥历史上首位女总统。然而,据统计,自2023年10月以来,墨西哥发生了60多起选举暴力事件,其中不乏勒索、绑架、凶杀等恶性案件,导致至少30名候选人丧命、数百人被迫退选,这次选举也被称为墨西哥史上“最血腥的选举”。   选举中的“血腥味”表明,温和派政治力量、中间派选民、理性声音已被边缘化,取而代之的是政治舞台上的极端立场、极端言行,美欧近年来愈演愈烈的政治极化、认同分化、矛盾激化在选举政治催化下被无限放大。   政治意外催生选举 政治豪赌机关算尽   回顾今年前10个月的选举,绝大多数选举是按照当事国既定政治日程举行的,也有几场选举是“计划外选举”。比如,伊朗原定2025年举行第14届总统选举,但因总统莱希今年5月19日在直升机失事中遇难,伊朗只得把选举提前到今年6月举行,最终佩泽希齐扬在7月5日的第二轮投票中胜出。   与“意外”催生伊朗总统选举不同的是,英国、法国、日本今年的选举则充满着“政治豪赌”色彩。   5月22日,时任英国首相的苏纳克,在其领导的保守党民意支持率落后反对党工党大约20个百分点的劣势下孤注一掷,反其道而行地宣布提前举行大选,希望以此扭转执政颓势,创造“绝处逢生”的奇迹。结果,在7月初的提前选举中,执政14年之久的保守党下台让位,主要反对党工党通过吸纳民众对保守党的“不满票”大获全胜,上台执政。苏纳克的“政治豪赌”失败,黯然离场。   6月9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在得知执政党在欧洲议会选举中得票率远低于极右翼政党后,立即宣布解散国民议会,提前3年举行新一届国民议会选举,想用这种“铤而走险”的政治操作,唤起民众对极右翼崛起的“危机意识”。在这次“政治豪赌”中,执政党联盟以“集体退选”方式,联手左翼联盟,虽如愿以偿地阻止国民联盟成为国民议会第一大党,但也丧失了第一大党地位。由于执政党联盟与左翼联盟在政策取向上有较大差异,法国经历了前所未有的50多天的“无政府”状态后,马克龙才艰难任命资深右翼政治人物、共和党老将巴尼耶为新一任法国总理。不过,巴尼耶上任后就面临应对左翼阵营反对等巨大挑战,法国政治不确定性、不稳定性随之提升,马克龙仍面临“赢了开局,输了结局”的风险。   10月9日,当选日本首相才8天的自民党新任总裁石破茂,毅然决然地宣布解散众院、提前大选,创下战后首相当选后解散众议院的“最快纪录”。意气风发的石破茂本想趁热打铁,打在野党一个措手不及,但事与愿违。在10月27日举行的日本第50届众议院选举中,自民党和公明党组成的执政联盟获215个席位,跌破众议院465个议席半数,这是自民党2009年重新执政以来最差选举战绩。面对自民党内“换帅”之声,失算的石破茂虽承认这是“严厉的审判”,但坚称“不会辞职”,表示将继续推动“自公联盟”执政。不过,媒体已猜测,日本可能再次进入“短命内阁”周期。   左右思潮博弈加剧 东西方向撕扯不止   在前10个月落幕的选举中,有些选举并未改变当事国内政外交连续性,比如,斯图布在2月的芬兰总统选举第二轮投票中胜选后表示,他愿继续前总统尼尼斯托路线,同时开启一个新时代。再如,普拉博沃在3月的印尼总统选举中获胜后承诺,将继续执行前任总统佐科的外交政策,包括不结盟原则和促进周边国家友好关系,强调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又如,佩列格里尼在今年4月举行的斯洛伐克总统选举第二轮投票中获胜,延续了左翼保守主义和极右翼执政联盟在2023年议会选举的胜利,而“亲俄派”在斯洛伐克赢得总统大选,引发了各界对该国内政外交“去欧洲化”的关注。   很明显,有些选举本身就是民众对内政外交“何去何从”的战略选择,如欧洲政坛的“左右博弈”和欧亚国家的“东西撕扯”。   9月29日举行的奥地利选举中,极右翼民粹主义政党自由党赢得29.2%的选票,一举成为国民议会第一大党,这是该党自20世纪50年代成立以来首次赢得议会选举。这是欧洲政治生态“向右转”的延续。在6月的欧洲议会选举中,尽管中间偏右的欧洲人民党党团和中间偏左的社民党党团分别保持欧洲议会第一和第二大党团地位,但右翼和极右翼势力席位有所增加,法国、德国等欧盟国家的极右翼政党得票率均领先执政党,使欧洲政治光谱进一步“右移”。专家认为,近年来,欧洲多国传统上占主导地位的中左和中右派主流政党及联盟日渐式微,极右翼势力进一步增强,但尚未占据绝对优势,欧洲政治和社会呈现左右两翼分化的趋势,中间政党受到挤压,欧洲政治版图正在破裂,趋于碎片化。   10月26日,格鲁吉亚新一届议会选举结束。格中央选举委员会宣布,主张积极恢复与俄罗斯关系的执政党格鲁吉亚梦想党获超过半数选票,但变革联盟、团结-民族运动等主要反对党却拒绝承认这一结果。格总统祖拉比什维利10月27日宣称,“不承认议会选举有效性,选举是完全被操纵的。”她呼吁格民众上街抗议,谴责俄罗斯是选举舞弊的“幕后黑手”,称选举为“俄罗斯的特别行动”和“针对格鲁吉亚民众的混合战争”。同时,欧盟委员会以及美国国务卿也发表声明称格鲁吉亚选举存在违规行为,呼吁进行调查。   同样被“向东还是向西”问题撕扯的还有摩尔多瓦,该国于10月20日举行总统选举和“入欧”全民公投,“亲欧派”选民在最后关头以微弱优势战胜了“亲俄派”选民,公投通过了支持关于加入欧盟的宪法修正案。这表明,数十年来一直在亲西方和亲俄之间摇摆不定的摩尔多瓦下定了“西去入盟”的决心,且已取得民意背书。但奉行“亲欧路线”的摩尔多瓦现任总统桑杜却未能在第一轮投票中胜出,“入欧公投”与总统选举的反差,使民众对选举公正性的质疑声四起。摩尔多瓦的亲俄势力批评称,这次“二合一”选举的结果是通过“大量的违规行为、伪造选票和滥竽充数”等手段捏造出来的,认为这背后离不开美西方势力的暗中操纵。   当然,在“超级大选年”的大戏里,还有一幕“重头戏”马上就要上演,那就是即将于11月5日投票的美国总统大选。至于,这场选举结果到底如何?选战到底如何收场?人们还是各执一词。但无论如何,“超级大选年”中的每一场选举,都会共同形成重塑国际关系的“历史合力”,正在也必将继续推动百年变局向纵深演进。

0 留言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